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曾被誉为李连杰接班人的谢苗,「撑起」武侠片!
本頁主題: 曾被誉为李连杰接班人的谢苗,「撑起」武侠片!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雷电

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1051
威望:724 點
金錢:20111 USD
貢獻:0 點
註冊:2023-10-24

曾被誉为李连杰接班人的谢苗,「撑起」武侠片!

一双错骨手、一把听风刀、一招楼兰斩。
时隔两年,谢苗主演的网络大电影《目中无人》(又名《盲侠》)的续集——《目中无人2:以眼还眼》登陆春节档,在大年初一的一众喜剧中杀将而出,携一部稍显“另类”的武侠电影带给观众,成为贺岁片中的“一股清流”。
 

当沈腾成为“硬汉”,贾玲开始励志,张艺谋重拾喜剧,刘德华下乡“体验生活”,谢苗却依旧“坚持本色”,出演了一部不太讨喜的功夫片,而且还不是“happy ending”。
《目中无人2》也曾计划跻身2024年春节档的院线,但考虑到资本运作之下,春节档厮杀的惨烈程度,片方担心拿不到理想的排片,索性继续走上网络平台。
即便没看过第一部,也不影响观众看第二部。
在续作里,那个名叫成瞎子(谢苗 饰)的唐朝版‘赏金猎人”(片中称为“捉刀人”),继帮酒家女倪燕(高维蔓 饰)灭门惨案,以及红颜知己琴娘(张荻 饰)万箭穿心报仇雪恨之后,此番再次开始复仇之旅,只不过,这次的女主,是一个名叫张小渔(杨恩又 饰)的女童——
 

如果说《目中无人》第一部是武侠版“吴姬压酒唤客尝”(图上左),以及功夫版“又把琵琶半遮面”(图下左),那么《目中无人2》就是唐朝版“这个杀手不太冷”。杨恩又(图上右)出演影片时只有10岁,比娜塔莉·波特曼(图下右)饰演玛蒂尔达时还小两岁。
大叔和小孩组“复仇搭子”固然是影片看点之一,但是影片相当吸引人的部分,却是与第一部相统一的视效风格。
谢苗近年来主演的武侠片,有“文人化”的趋势。简单的故事,却用静水流深的“慢叙事”,大量留白的镜头语言,将山水写意与人物内心环境有机地统一在一起。颇有武侠片宗师胡金铨之风。
 

《目中无人2》中,大量的空镜与留白,混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港台“新派武侠”电影中,也不违和。
当然,除了慢节奏的环境画面叙事,比如第一部中影片中快节奏人物打斗场景,则运用了漫威风的黑白影像,以及类似《星球大战》的“激光剑”既视感。到了第二部,“火焰刀”以及光学“丁达尔效应”的运用,则别出心裁。
 

《目中无人》第一部(图上一二)及续作(图下三四)中对光效的运用,都各具巧思。
在音效上,《目中无人2》则糅合了意大利西部片常用的口哨元素 (赛尔乔·莱翁内的“镖客三部曲”) ,与西域乐器胡笳,以及与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等,既展现了唐代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特性,同时又跳脱出时代语境,展现这是一部由西方元素的现代电影。
颇值一提的是,电影的歌唱片段,歌词均改编自唐代诗歌名篇,比如杜甫的《赠卫八出处士》、陈子昂的《登幽州台歌》等,将影片悲怆凛冽的气氛烘托地古朴浑融。
用剧中年代的作品配乐,比如大量研究明史的胡金铨,就在其以明末东林党为背景的《侠女》 (1971年) ,就用了明代古曲《平沙落雁》,乐器是古琴和箫。
 

《目中无人》第一部就出现了月琴(图上)等西域元素;《目中无人2》中,杜甫的《赠卫八处士》则由谢苗饰演的“成瞎子”的养马朋友唱出;影片片尾曲请到民谣歌手莫西子诗吟唱陈子昂的《登幽州台歌》。
导演在细节的匠心之处,也能看出认真做电影的诚意。当然,武侠片发展到今天,前人已经把各个类型风格都尝试遍了,后人纵使局部创新也殊多不易。东方有武侠片,也有剑戟片。《目中无人2》的“大叔小孩”组合,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《带子雄狼》系列电影中,就有初步尝试。
 

日本剑戟片《带子雄狼》系列部分海报,单单上世纪70年代就拍了六部,90年代仍有翻拍,根据同名漫画改编。汇集了若山富三郎、仲代达矢、渡边文雄等一众实力大咖。
日本剑戟片与中国武侠片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复杂的过招,而是强调“一招制敌”。国内观众往往不适应,直呼不过瘾。而,《带子雄狼》的主角“拜一刀” (60年代版由若山富三郎扮演) 的一招制敌的流派是“水鸥派斩马刀” (日本斩马刀发源于我国的斩马剑) 。
拜一刀的原是德川幕府刽子手,后遭柳生家族陷害。于是成为浪人刺客,拿人钱财“做任务”,连带为自己复仇,也类似西方的赏金猎人,以及《目中无人》中的唐代“捉刀人”。
不同的是,谢苗饰演的“成瞎子”带着非亲非故的小女孩,而“拜一刀”则带着自己的亲生儿子。
 

剑戟片《带子雄狼》系列(图上)与武侠片《目中无人》系列(图下)中,相似构图的火的意象,反映了浪人刺客和捉刀人相似的漂泊人生无定感,以及孤高自守的心境。折射出相通的东方审美。
 

《带子雄狼》系列第二部(图上)和《目中无人》系列第二部(图下),都有父子或“父女”穿越沙漠/戈壁的场景,是人物苦难心路历程的外化象征。
 

《带子雄狼》系列(图上)和《目中无人》系列(图下),都有父子或“父女”路过芦花荡/芦苇丛的场景,反映了人物艰难时世中难得的温馨时刻,也是颠沛生活中难得的一抹亮色。
作为剑戟片和武侠片的系列电影,故事结构和音画象征的共通之处不在枚举了。最后再谈谈部分武侠片 (部分古装戏) 中值得警惕的一种现象——和化(以倭代华) 。
在《目中无人》第一部中,就有网友诟病,在‘成瞎子“与反派宇文英的决斗中,作为中国人 (唐朝人) 反派的家庭,就出现了类似“日本家徽”的图案,以及唱着“库萨萨萨—库萨萨萨”的武士道场景。
而到了第二部中,《目中无人2》中,人物的发型基本上就是日本剑戟片中武士的发型了。不知道电影的服化道是否严格参考唐代史料,还是出于某种原因为之。
 

《目中无人》第一部(图上)的“日本家徽”;第二部的武士发型(图中)。图三为徐克武侠片处女作,1979年《蝶变》剧照,发型类似北条司漫画。实际上,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香港武侠片“新浪潮”就开始出现“和化”现象了七十年代港台文化大量“克隆”日本)。不同于严格遵守历史史料的胡金铨、楚原、张彻等老一辈武侠宗师(都经历过抗日战争)。胡金铨本身就是明史专家。港台“新浪潮”一代多受日本及欧美文化影响。
 

图上为胡金铨的《龙门客栈》(1967年)剧照,图中为张彻的《独臂刀》(1967年)剧照,图下为楚原的《流星蝴蝶剑》(1976年)剧照,画风都很正常。张彻生于1924年,胡金铨生于1932年,三人中最小的楚原也生于1933年。经历过抗战的一代人,在艺术作品中也更有民族责任感吧。
最后,如果片方不是有意为之的话,注意历史方面的考据的话,瑕不掩瑜。毕竟在武侠片式微的今天,能认真讲故事的片子不多了。
而且,让网友意犹未尽的是,在这个《目中无人》系列的第二部里,“成瞎子”就被写牺牲了,如果“盲侠”系列能够像《带子雄狼》系列成为常演常新的剧集系列,也不失为后武侠片时代的一件幸事。


赞(76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2-20 09:28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1-11 05:20